6道食疗菜谱预防产后出血,营养滋补美味

凡欣母婴课堂 / 分类: 妈妈百科 / 浏览: /

随着新生儿离开母体来到人间,苦逼的怀孕期结束了,但并不意味着妈妈受苦的日子也结束了。抚养宝宝既是幸福,也是巨大的责任,不但要在宝宝身上付出更多的心力。妈妈自己也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变故。比如产后出血就要引起新妈妈的警惕。

医学上将胎儿出生后24小时内阴道大量出血,出血量超过500毫升,称为产后出血。引起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有:子宫收缩力差、软产道裂伤、胎盘因素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。

由于产后24小时产妇多数都在医院留观,同时产后出血又是医护人员重点要观察的指标,所以容易被发现并给予积极治疗,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。

祖国医学认为产后出血的原因有气虚不能摄血、气滞血淤等原因,一般情况下,产后出血尤其是大出血的产妇应该采用西医的方法进行救治,同时也可以结合饮食疗法给予身体上的支持。

一、人参黄芪粥

原料:人参15克,黄芪30克,粳米60克。

做法:将人参、黄芪加水放入锅中,先用大火煮开,然后用小火熬40分钟,将药汁放入洗净的粳米中,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成粥即可食用。

功效:人参、黄芪可益气养血,健脾摄血,对产后气虚所致的出血有一定的疗效。


二、桃仁粳米粥

原料:桃仁30克,粳米100克,红糖30克。

做法:将桃仁去皮尖,洗净,粳米淘洗干净后加水放入锅中煮至米烂汁稠的时候,在粥中加入红糖即可食用。

功效:化淤止血、养血益胃,对于血淤引起的产后出血有较好的疗效。


三、当归肉桂粥

原料:当归20克,肉桂10克,粳米100克,红糖30克。

做法:将当归、肉桂加水放入锅中,先用大火煮开,然后用小火熬40分钟,将药汁放入洗净的粳米中,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成粥,在粥中加入红糖即可食用。

功效:温经散寒,化淤止血,益气养血,适用于产后寒凝,淤血所致的产后出血。


四、茜草猪蹄汤

原料:茜草30克,猪蹄250克,大枣5枚,葱、姜等作料少许。

做法:将猪蹄洗净后切成块放入锅中,加入茜草、大枣及调味作料,加水先用大火将水煮开,然后用小火炖至肉烂即可食用。

功效:益气养血、化淤止血,对于产后气虚血弱、兼有淤血所致的出血者有较好的疗效。


五、人参大枣红糖汤

原料:人参20克,大枣20枚,红糖20克。

做法:将人参、大枣放入锅中加水,先用大火煮开,然后用小火熬40分钟,将红糖放入药汁中即可服用。

功效:益气健脾,和胃调胃,兼有化淤养血之功效,对于产后气虚或气虚兼有血淤所致的出血有较好的疗效。


六、三七炖鸡蛋

原料:鸡蛋2个,三七粉3克,红糖20克。

做法:在锅中加入清水煮开,打入鸡蛋主,再把三七粉放入,煮至鸡蛋凝固,加入红糖即可食用。

功效:化淤止血,养血活血,对于淤血内停所致的产后出血有较好的疗效。



对于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新妈妈,如:多次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产妇,高龄的初产妇以及曾经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产妇,有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或发育畸形的产妇,妊娠合并高血压,糖尿病,血液病的产妇应在产后特别注意产后出血的发生,以便及时,尽早地进行处理。

此外,产后早期哺乳可以刺激子宫的收缩,减少阴道的出血量。

已有0位妈妈发表了意见!

    发表评论